19:封面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崇明:生态修复,鸟飞鱼跃
这几年东滩湿地的环境不断变好,来这里越冬的珍稀候鸟越来越多,小天鹅、白琵鹭、黑脸琵鹭等23种国家珍稀保护鸟类回归东滩越冬栖息。 摄影/高峰
  湿地生态修复的上海样板

  清除互花米草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优化鸟类的栖息地,吸引更多的鸟儿来这里。因此,在打赢了和互花米草的战役的同时,生态修复项目着重考虑了鸟类栖息地的营建和系统化的水工设施。

  钮栋梁说:“我们这个工程比较精妙的地方在哪里呢?就是我们整个生态系统都是可以经过人工进行调控的。我们一年四季根据不同的鸟类在这个地方的栖息需求,比如说有的鸟喜欢水浅一点,有的喜欢深一点的。我们都可以通过人工调度来进行实现。”

  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区域内形成了20个相对独立且可调控的生境单元,56个生境岛屿、3000亩沙洲浅滩、600亩池塘、23公里潮沟、47公里随塘河以及开阔水域、芦苇群落、海三棱藨草群落等适宜鸟类栖息的各生境要素散落其中,人工种植的海三棱藨草和海水稻为植食性鸟类增加了食物来源。

  “在生态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根据鸟类的需求设计了非常多的不同的小生态环境,营造各类适合鸟儿栖息的岛屿、浅滩、沙洲、池塘。”钮栋梁指着一片池塘告诉《新民周刊》记者,“现在的水位就是根据琵鹭的需求设定的,再深一点的话,它就不好捕食了。”

  小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为“颜值”高,是候鸟中的“明星”。小天鹅每年在东滩越冬时间是10月中旬到第二年3月。这几年东滩湿地的环境不断变好,来这里越冬的珍稀候鸟越来越多,小天鹅、白琵鹭、黑脸琵鹭等23种国家珍稀保护鸟类回归东滩越冬栖息。让保护区工作人员们欣喜的是,此前已在崇明东滩“消失”十多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2016年冬天也在保护区内出现了。

  钮栋梁说:“据我们科研人员调查,光2016年冬季我们越冬的水鸟,和往年同期相比较增加了6万多,我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看到这么多,特别是珍稀濒危的物种回归,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通过望远镜,钮栋梁详细向记者讲解了白琵鹭、黑脸琵鹭之间的不同,并不无自豪地说,“现在看到它们已经不觉得稀奇了”。

  根据监测报告,2017年修复区内主要土著植物(芦苇、海三棱藨草)的生长面积达到14000亩,鱼类种类恢复至21种,大型底栖动物恢复至25种。同年,生态修复区内外鸟类种群数量均明显增加,其中修复区内观测到的鸟类数量达到83149只次,较2016年翻了两番,种类多达72种;生态修复区外侧滩涂发育良好,土著植物恢复远远好于预期,修复区内外呈现出苇荡摇曳、水清鱼跃、万鸟齐飞的自然美景。

  崇明东滩生态修复项目大面积清除互花米草、大面积复壮海三棱藨草,修复鸟类栖息地功能,维持和扩大鸟类种群,改善崇明东滩国际重要湿地的质量,这样的治理举措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大规模治理生物入侵治理方面都是史无前例的。众望所归,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封面
   第02版:封二
   第03版:封二
   第04版:简介
   第05版:新民一周
   第06版:目录
   第07版:目录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封面报道
   第11版:封面报道
   第12版:封面报道
   第13版:封面报道
   第14版:封面报道
   第15版:封面报道
   第16版:封面报道
   第17版:封面报道
   第18版:封面报道
   第19版:封面报道
   第20版:封面报道
   第21版:封面报道
   第22版:封面报道
   第23版:封面报道
   第24版:封面报道
   第25版:封面报道
   第26版:封面报道
   第27版:封面报道
   第28版:封面报道
   第29版:封面报道
   第30版:封面报道
   第31版:封面报道
   第32版:封面报道
   第33版:封面报道
   第34版:封面报道
   第35版:封面报道
   第36版:封面报道
   第37版:封面报道
   第38版:封面报道
   第39版:封面报道
   第40版:封面报道
   第41版:封面报道
   第42版:封面报道
   第43版:封面报道
   第44版:封面报道
   第45版:封面报道
   第46版:封面报道
   第47版:封面报道
   第48版:封面报道
   第49版:封面报道
   第50版:封面报道
   第51版:封面报道
   第52版:封三
   第53版:封底
崇明:生态修复,鸟飞鱼跃
新民周刊封面报道19崇明:生态修复,鸟飞鱼跃 2019-05-13 2 2019年05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