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封面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9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夜光常满杯,晚报帮侬忙
90高龄的贺老仍坚持为晚报供稿。
“夏令热线”进世博。
  慧快餐》《漫条斯理》等漫画集。

  2013年,年逾九旬的贺友直老先生还在晚报开设了个人图文专栏《走街穿巷忆旧事》,2015年又有《城市边角》问世,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刘芳还记得向贺老约稿的情形:“90多岁的贺老依然坚持自己将画稿送到编辑部,眼不花,手不颤,线条依然沉着有力。他的作品凭借个人经历的记忆,运用艺术语言,生动反映上海滩市井生活真实的细节,使人一眼就能看懂。”

  由“夜光杯”结集而成的夜光杯丛书也广受好评——2017年,“夜光杯”71岁华诞,出版的《爱夜光杯 爱上海》精选了71篇文章,甄选的标准也很“夜光杯”:选的是“夜光杯”微信公众号中点击最高的篇目。去年,同系列丛书继续以此为标准,选择收录了72篇文章,人增岁月杯增酒——如果你扫一扫书后的二维码,还能听到不少文章的作者,比如童自荣、梁波罗、王汝刚等,亲自诵读他们的文章,感受这个“夜光杯的朋友圈”。

  拥抱新媒体的同时,以夜光杯为依托的“市民读书会”已经连续举办了 17场活动,在全市各大图书馆、文化馆和地标性文化建筑里办了17场专题讲座,座无虚席。“夜光杯进校园”也已经连续走进小学、中学和大学校园,“希望让夜光杯的精神在青少年中传承下去,从小就开始培养夜光杯未来的作者和读者”。刘芳表示。

  作家赵丽宏曾在庆祝夜光杯七十周年的“市民读书会”上感慨:“我们这些读‘夜光杯’的人,总有一天会老去,但‘夜光杯’不会老,她将以永远青春蓬勃的姿态,迎接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读者之声,市政府第二信访办

  如果说“夜光杯”给了读者一个直抒胸臆的园地,因此备受珍视,那么“读者之声”则因它切实为老百姓解忧办实事,同样深得人心。

  《新民晚报》复刊后不久,1986年,一个反映群众呼声的专版“读者之声”就应运而生,资深老报人陈亮是它的首任编辑。这个版面的宗旨就是:让读者说话、替读者呐喊、为读者服务。专版设置了《读者呼声》《不妨一议》《读者来信调查》《接待室的故事》《为读者服务》等十几个专栏,最初为周刊,后来随着报纸的扩版,逐渐增为每周3个版,2005年达到每周6个版。

  晚报群工部资深编辑还记得当年的盛况:每天收到的读者来信都用麻袋装,上午取一麻袋,下午再取一麻袋。为了拆信读信,群工部不仅部主任亲自下场,还特聘了4个中学老师帮忙,加上十几个记者一起忙活,才能完成每天海量信件的阅读和分类。

  “当时的流程是这样的,先迅速阅读分类,如果读者来信是投稿,就转给副刊,如果是投诉求助,就转给群工部继续处理,转交给各个政府职能部门。”新民晚报群工部主任钱俊毅向记者展示了一张从上世纪80年代沿用至今的“转信单”,这份“转信单”会随着读者来信一起转交给责任部门,只见上面写着:“负责同志:转上××字××号读者××来信一件,请你们按下列第××项办法处理。”具体办法中还分类写明了:有些问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封面
   第02版:封二
   第03版:封二
   第04版:简介
   第05版:新民一周
   第06版:目录
   第07版:目录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封面报道
   第10版:封面报道
   第11版:封面报道
   第12版:封面报道
   第13版:封面报道
   第14版:封面报道
   第15版:封面报道
   第16版:封面报道
   第17版:封面报道
   第18版:封面报道
   第19版:封面报道
   第20版:封面报道
   第21版:封面报道
   第22版:封面报道
   第23版:封面报道
   第24版:封面报道
   第25版:封面报道
   第26版:封面报道
   第27版:封面报道
   第28版:封面报道
   第29版:封面报道
   第30版:封面报道
   第31版:封面报道
   第32版:封面报道
   第33版:封面报道
   第34版:封面报道
   第35版:封面报道
   第36版:封面报道
   第37版:封面报道
   第38版:封面报道
   第39版:封面报道
   第40版:封面报道
   第41版:封面报道
   第42版:封面报道
   第43版:封面报道
   第44版:封面报道
   第45版:封面报道
   第46版:封面报道
   第47版:封面报道
   第48版:封面报道
   第49版:封面报道
   第50版:封三
   第51版:封底
夜光常满杯,晚报帮侬忙
新民周刊封面报道35夜光常满杯,晚报帮侬忙 2019-09-09 2 2019年09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