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伊尔-28型喷气式轰炸机、歼-5型歼击机等,引起到场的五十多国来宾瞩目;1958年,炮击金门的作战刚刚打响,国庆阅兵如期举行;1959年,国庆十周年之际,天安门广场扩建一新,不仅面积扩大了,且新增了东西两边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人民大会堂,以及正南面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使国庆大典更加宏伟壮观。
从1960年到1983年,天安门广场没有再举行国庆阅兵。军事科学院研究员谢国钧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根据国家勤俭节约的方针,要改革国庆阅兵制度,当时提出来‘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逢大庆阅兵;另一个原因是‘文革’。”中国恢复阅兵,是在1981年3月10日。而此后,从1984年、1999年、2009年、2019年,亦即国庆35周年、50周年、60周年、70周年,都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在2015年、2017年,亦即抗战胜利7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之际,天安门广场同样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广场阅兵,无疑展现了一种国家荣耀。
沙场阅兵建世界一流军队
1981年,解放军准备在华北张家口以北搞一场大演习。当年3月10日,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和副总参谋长张震向时任军委副主席邓小平汇报演习和阅兵方案。邓小平听完汇报后,明确表示:“不要考虑周边国家有什么反应。搞这么一次实兵演习有好处,我们部队可以实际锻炼一下,也可以看看部队训练的成果。”
尽管此时的邓小平已经是77岁的老人了,但从9月14日至18日每天三个小时的演习,邓小平每场必看。原北京军区司令员周衣冰回忆,邓小平当年观看演习时,很少说话,但看到高潮时,则会鼓掌。9月19日,在演兵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分列式。在雄壮的军乐声中,身着军装,神采奕奕的邓小平登上红旗牌敞篷阅兵车,检阅了参加演习的陆海空三军组成的53个地面方队和6个空中梯队。阅兵之后,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邓小平说:“这次演习,检验了部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成果,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战争的特点,摸索了现代条件下诸兵种协同作战的经验,提高了部队的军政素质和实战水平。这对全军的建设、战备和训练是一个有力的推动。演习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是成功的。”
三十六年过去,弹指一挥间。2017年7月30日,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了一场沙场阅兵。此次阅兵是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以后的解放军第二次大阅兵。此前,2015年9月3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阅兵后,习近平宣布解放军裁军30万人。此后,2016年1月1日,中央军委印发并实施《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
2017年的朱日和阅兵,是解放军在军改后举行的首次阅兵。接受检阅的共有12000名官兵、600余台(套)装备,组成1个护旗方队、27个地面方队和9个人员方队;陆海空三军航空兵100多架战机编成1个纪念标识梯队、1个空中突击梯队和6个空中梯队。受阅官兵来自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武警部队和联勤保障部队。参阅装备类型多样,近一半为首次参阅。其中,歼-20隐形战机、99A主战坦克是明星级的装备。而红旗-9B防空导弹、红旗-22防空导弹、海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