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封面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神病,治得好吗?
上海普慈疗养院部分工作人员合影。
普慈疗养院上等病房一角。
图为苏复医生(左一)、粟宗华医生(右一)为电影演员周璇(中)做心理治疗。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徐汇院区地处宛平南路600号;闵行院区地处沪闵路3210号。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
  那么就证明这种药对他是有效的;反之就要换其他的药——这种在身体疾病的鉴别诊断中不得已使用的“试错”,在精神科中却是必要手段。

  精神病的病因、发病机理能被明确找到吗?在徐一峰看来,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依然是精神医学研究工作者要攻克的一个最大难题。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大量疾病和基因有关,因而通过基因测序来寻找精神病的病因曾经被寄予厚望。他介绍说,以精神分裂症为例,该病被证明有80%的遗传度,但根据最新全基因组研究,影响该疾病的候选基因位点有108个之多,也就是说发病是众多基因之间以及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微效积累,其中没有任何一个基因的致病作用大于10%。也就是说,在基因测序的路径,目前是行不通的。而动物实验建立的某些模型,其说服力依然得不到医学界的承认。“人工制造环境,比如把大鼠丢到水里强迫它游泳,让它患上‘抑郁症’,这种机理会和人是一样的吗?”

  精神的难解之处就在于当它存在时,你很难细致研究它的物质基础;而当物质基础“方便”科学家研究时,例如尸体解剖时,思维却早已不存在了。把大鼠的脑神经元放在显微镜下,人们看到的画面和宇宙惊人地相似,这似乎揭示了精神的无穷复杂性。“尽管这很难,而且我认为在近期的未来都很难有突破,但你不觉得在一个全部要素都已经成熟的领域里工作,不是太简单、太没意思吗?对未知的探索,才是精神医学的魅力所在。”徐一峰说这话时眼睛里闪闪发亮。

  精神病存在吗?这在今天似乎是一个不需要讨论的命题;但是,在现代精神病学建立起来之前,精神病常常被当做厄运降临、魔鬼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封面
   第02版:封二
   第03版:封三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广告
   第06版:目录
   第07版:广告
   第08版:目录
   第09版:广告
   第10版:目录
   第11版:广告
   第12版:编与读
   第13版:新民说
   第14版:七日谈
   第15版:城与事
   第16版:城与事
   第17版:广告
   第18版:视界
   第19版:视界
   第20版:视界
   第21版:视界
   第22版:读家
   第23版:读家
   第24版:读家
   第25版:读家
   第26版:观察家
   第27版:观察家
   第28版:封面
   第29版:封面
   第30版:封面
   第31版:封面
   第32版:封面
   第33版:封面
   第34版:封面
   第35版:封面
   第36版:封面
   第37版:封面
   第38版:封面
   第39版:封面
   第40版:封面
   第41版:封面
   第42版:封面
   第43版:封面
   第44版:封面
   第45版:封面
   第46版:封面
   第47版:封面
   第48版:封面
   第49版:封面
   第50版:封面
   第51版:封面
   第52版:封面
   第53版:封面
   第54版:封面
   第55版:封面
   第56版:封面
   第57版:封面
   第58版:封底
精神病,治得好吗?
新民周刊封面31精神病,治得好吗? 2015-06-01 2 2015年06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