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封面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神病,治得好吗?
我们的使命是:提供科学、完善、人性化的精神卫生服务。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谢斌
  极端状态,开始暴饮暴食,就算胃里已经塞得非常难受,但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想吃东西的欲望。家人收走房间里的所有零食,她就偷拿钱跑出去买东西吃,甚至去翻垃圾桶。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医生一边同小美和她的家人交谈,了解上面的故事,一边敲打着键盘,在电子病历上记录下她的各项指标:意识、定向、接触对答、感知、思维、躯体症状、自知力……此外,学历、工作、婚育、病史、用药等状况也必须了解和记录。“你理想的体重是多少?”“你吃完东西会催吐吗?”“能不能尝试接受我们对你的饮食控制?”在大约30分钟的谈话中,医生完成了对小美的“精神检查”,她为小美开出抑制食欲的药物,并向其家人交代了合理的食谱安排,安排了下次的门诊时间。“这种从厌食到暴食的转变,基本上是情绪问题。”在下一个患者进来之前,医生只有不到10秒的休息时间,只能和记者说上这么一句话。对每一个初诊病人,对谈形式的精神检查一般至少要持续30分钟。从上午的8点开始,3小时里她接诊了14位患者,而这只是当天她的门诊挂号量的一半,午饭就和往常一样,在诊室里嚼个饼充饥。

  当然,精神检查不只是对谈,还会利用一系列量表进行测评来辅助诊断;同时,身体的检查也是必要的,血压、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等等,都能作为诊断的参考;在几个小时的门诊里,这些手段记者都一一见证。同时,还有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和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这样的权威文本为精神科医生提供参考。

  在这样的检查面前,就算“演技”足够高,还能装病吗?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精神医学专家谢斌告诉《新民周刊》,精神医学不是巫术、玄学或者伪科学,而是一门现代医学;精神病的诊断指标包含思维、情绪、感知觉、意志行为等多个方面,是一套复杂全面的系统。一个人可以在某一指标上某一段时间里伪装,但不可能在所有指标上一直持续作假,总有露出马脚的时候。“因此,有病装没病,或者没病装有病,在我们看来,都是很难的。”  

  为了保证诊断质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规定,必须要一个主治和一个副高以上级别的医生的意见达成一致,才能为患者确诊。在住院部,实行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主任/副主任医师的三级查房制度,加上与患者密切接触的护士参与诊断。如此看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封面
   第02版:封二
   第03版:封三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广告
   第06版:目录
   第07版:广告
   第08版:目录
   第09版:广告
   第10版:目录
   第11版:广告
   第12版:编与读
   第13版:新民说
   第14版:七日谈
   第15版:城与事
   第16版:城与事
   第17版:广告
   第18版:视界
   第19版:视界
   第20版:视界
   第21版:视界
   第22版:读家
   第23版:读家
   第24版:读家
   第25版:读家
   第26版:观察家
   第27版:观察家
   第28版:封面
   第29版:封面
   第30版:封面
   第31版:封面
   第32版:封面
   第33版:封面
   第34版:封面
   第35版:封面
   第36版:封面
   第37版:封面
   第38版:封面
   第39版:封面
   第40版:封面
   第41版:封面
   第42版:封面
   第43版:封面
   第44版:封面
   第45版:封面
   第46版:封面
   第47版:封面
   第48版:封面
   第49版:封面
   第50版:封面
   第51版:封面
   第52版:封面
   第53版:封面
   第54版:封面
   第55版:封面
   第56版:封面
   第57版:封面
   第58版:封底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五个时代
精神病,治得好吗?
新民周刊封面35精神病,治得好吗? 2015-06-01 2 2015年06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