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一个早已被证实的事实是:精神病人住院时间越长,其人际交流、求职、求助等社会功能退化越严重。换言之,其回归社会的可能性就越渺茫。显然,住院康复不能替代社区康复取得同样的疗效。
“现在,特困重残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已经达到了80%。困坐家中的结果,只会让患者在精神世界的错误轨道上越滑越远,没有任何好处。一定要整合社会资源让患者走出家门,真正回归社会。”徐一峰强调道。
为了激活原有的“上海模式”,近年来上海精神病防治工作服务的领域不断扩大,上海市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逐步扩大到
国外精神疾病患者的回归之路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等均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回归之路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了不同的路径:
日间医院患者急性期住院治疗大约2周后,经过评估转入日间医院,白天在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晚上回家。
日间康复中心 以康复治疗师为主角,采用“角色扮演”等形式,着重培训患者的社会交往、寻求社会帮助能力以及求知技能等。
中途宿舍 让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直接住入中途宿舍,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为患者家属留出时间,以进一步了解疾病的康复情况,从心理上做好接纳的充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