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封面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康复者顺当回归社会
2006年南京路步行街,10月10日精神卫生日义诊。
  疾病康复患者设立的“工疗站”,由政府主导“下订单”,让康复患者从事一些来料加工的简单劳动,并为这些产品寻找“买单”的单位。可是,如今这一原先以传统手工艺为主的简单加工业,本身已没有了市场,“工疗站”处于“休克”状态,“这一度让在上世纪卓有成效的‘上海模式’因社区康复治疗的缺位而名存实亡。”

  但一个早已被证实的事实是:精神病人住院时间越长,其人际交流、求职、求助等社会功能退化越严重。换言之,其回归社会的可能性就越渺茫。显然,住院康复不能替代社区康复取得同样的疗效。 

  “现在,特困重残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已经达到了80%。困坐家中的结果,只会让患者在精神世界的错误轨道上越滑越远,没有任何好处。一定要整合社会资源让患者走出家门,真正回归社会。”徐一峰强调道。

  为了激活原有的“上海模式”,近年来上海精神病防治工作服务的领域不断扩大,上海市精神卫生工作领导小组逐步扩大到

  国外精神疾病患者的回归之路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地区等均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回归之路进行了重新规划,设计了不同的路径:

  日间医院患者急性期住院治疗大约2周后,经过评估转入日间医院,白天在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晚上回家。 

  日间康复中心 以康复治疗师为主角,采用“角色扮演”等形式,着重培训患者的社会交往、寻求社会帮助能力以及求知技能等。

  中途宿舍 让精神疾病患者出院后,直接住入中途宿舍,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为患者家属留出时间,以进一步了解疾病的康复情况,从心理上做好接纳的充分准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封面
   第02版:封二
   第03版:封三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广告
   第06版:目录
   第07版:广告
   第08版:目录
   第09版:广告
   第10版:目录
   第11版:广告
   第12版:编与读
   第13版:新民说
   第14版:七日谈
   第15版:城与事
   第16版:城与事
   第17版:广告
   第18版:视界
   第19版:视界
   第20版:视界
   第21版:视界
   第22版:读家
   第23版:读家
   第24版:读家
   第25版:读家
   第26版:观察家
   第27版:观察家
   第28版:封面
   第29版:封面
   第30版:封面
   第31版:封面
   第32版:封面
   第33版:封面
   第34版:封面
   第35版:封面
   第36版:封面
   第37版:封面
   第38版:封面
   第39版:封面
   第40版:封面
   第41版:封面
   第42版:封面
   第43版:封面
   第44版:封面
   第45版:封面
   第46版:封面
   第47版:封面
   第48版:封面
   第49版:封面
   第50版:封面
   第51版:封面
   第52版:封面
   第53版:封面
   第54版:封面
   第55版:封面
   第56版:封面
   第57版:封面
   第58版:封底
让康复者顺当回归社会
新民周刊封面51让康复者顺当回归社会 2015-06-01 2 2015年06月0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