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封面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01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神病,治得好吗?
我们的目标是:创建亚洲一流的现代化精神卫生机构。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徐一峰
  1972年进行的真实实验。近年来,国内也有“被精神病”的提法见诸媒体。最受关注的“精神卫生法第一案”中,现年48岁的徐为(化名),一个曾被鉴定为“患有精神分裂症,属于残留期”的人,在精神病院里已经待了十余年。其间,自认为无需再住院的他,曾尝试过以各种手段离开,但均以失败告终。后来,他依据《精神卫生法》起诉上海青春精神病康复院和其监护人徐某(其大哥)侵犯人身自由权。2015年4月14日,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宣判:驳回他的全部诉讼请求。

  证明自己没疯,真的很难吗?

  这样的问题,反映出公众与精神医学存在严重隔膜情况下的焦虑:一个人的身体患上疾病,他会愿意积极主动地去治疗;而要是精神上出了问题,他通常是不会去精神病院的,当然,除了担心招致非议、影响工作和生活,还因为人们认为精神病院是个让人“很不舒服”的地方。

  那么今天的精神病院还那么可怕吗?不妨走进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眼见为实:宽敞的门诊大厅、明亮的病房、花草点缀的院内广场,和附近的另两家三甲医院相比,从外观环境上看不出任何“异样”,有的只是更加优美怡人。走进“600号”,完全不必“压力山大”。 

  2015年4月的一天上午,当小美(化名)在家人的陪同下,坐进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诊室里时,记者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个看上去瘦弱高挑、内敛安静的女孩子,几天前曾在家里的垃圾桶里疯狂地翻找食物。

  17岁的小美在初中时曾经是学校体训队的成员,专攻短跑的她,自然小腿粗壮些,在遭到队友们的议论后,小美被深深打击了,从此开始狠命节食减肥,体重虽然如她所愿一路下滑,但由于用力太猛,她变得什么都吃不进,最终变成营养不良。正当家人带着她求医问药解决厌食和营养问题时,大约十天前,她突然进入另一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封面
   第02版:封二
   第03版:封三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广告
   第06版:目录
   第07版:广告
   第08版:目录
   第09版:广告
   第10版:目录
   第11版:广告
   第12版:编与读
   第13版:新民说
   第14版:七日谈
   第15版:城与事
   第16版:城与事
   第17版:广告
   第18版:视界
   第19版:视界
   第20版:视界
   第21版:视界
   第22版:读家
   第23版:读家
   第24版:读家
   第25版:读家
   第26版:观察家
   第27版:观察家
   第28版:封面
   第29版:封面
   第30版:封面
   第31版:封面
   第32版:封面
   第33版:封面
   第34版:封面
   第35版:封面
   第36版:封面
   第37版:封面
   第38版:封面
   第39版:封面
   第40版:封面
   第41版:封面
   第42版:封面
   第43版:封面
   第44版:封面
   第45版:封面
   第46版:封面
   第47版:封面
   第48版:封面
   第49版:封面
   第50版:封面
   第51版:封面
   第52版:封面
   第53版:封面
   第54版:封面
   第55版:封面
   第56版:封面
   第57版:封面
   第58版:封底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五个时代
精神病,治得好吗?
新民周刊封面34精神病,治得好吗? 2015-06-01 2 2015年06月01日 星期一